
我第一次接觸方便面是1989年,那時我生活的區(qū)域(河南省洛陽市郊區(qū))只有二種方便面,一種是四毛一包的“麻辣方便面”,一種是五毛五一包的“華豐三鮮伊面”。
四毛的“麻辣方便面”底料真的很辣,而且也挺“咸”,我小時候吃的時候從來都不敢放方便面自帶的料包。
五毛五的“華豐三鮮伊面”,口感“香、酥、脆”,三鮮口味,不麻不辣,我那時超級喜歡吃。但是在1989年的五毛五分錢可是很值錢的,那時1塊錢在我們這里就可以買到10根大油條,十個大水煎包。
那時父母的工資每月才260元,所以那時不管是四毛的“麻辣方便面”,還是五毛五的“三鮮伊面”,都是很奢侈的食物,二、三個月能吃到一包都是很不錯了。
后來到了1994年我上初中了,早上上學早,又不想讓父母起早給我做飯(父母上班時間晚),每天早上一包方便面是最好的選擇了,那時的“三鮮伊面”已經(jīng)退出了我的生活區(qū)域,吃的比較多的是南街村生產(chǎn)的“北京方便面”,價格比“三鮮伊面”便宜。
1997年前后,吃的最多的方便面是“熊毅武”方便面,當時零售價格是七毛(整箱購買會再便宜一些)。
2000年之后,我生活的區(qū)域方便面種類比較豐富了,康師傅、白象、大今野、今麥郎、華龍等等我都吃過,而且還有很多“干脆面”品牌,吃著都不錯。
1994年至2008年這十多年,我早上都是吃一包水煮方便面,一般會加個荷包蛋,如果趕上家里有火腿腸,就會再加根火腿腸,我最喜歡稱“方便面+雞蛋+火腿腸”為“方便面豪華套餐”。在這十幾年間的中午吃完午飯后,我總喜歡干吃一包方便面,但這個不是天天吃的,可能三、五天才吃一次。
2008年之后吃方便面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平均下來每周吃二次水煮方便面,干吃二次方便面。但是我現(xiàn)在早上如果早起出門辦事,我的出行餐依舊的“煮方便面+雞蛋”。
1996年至2014年間,干吃方便面我一直吃的是南街村的“北京方便面”,口感清香,酥脆。
2014年之后開始吃“大豫竹”方便面,“大豫竹”的口感個人覺得比“北京方便面”還“脆”,所以這幾年干吃“大豫竹”的次數(shù)比較多。
方便面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方便、快捷、好吃,吃法還多種多樣,可以打開口直接干吃,也可以開水泡著吃,也可以火上煮著吃,可以涮火鍋吃,還可以炒著吃。
現(xiàn)在方便面的種類太多太多了,每一款都有喜歡的人群,因為個人口味清淡,不喜歡帶料包的方便面,所以現(xiàn)在我比較喜歡適合干吃的“大豫竹”方便面,水煮著吃的南街村生產(chǎn)的“北京方便面”!

竟然沒有人提幸運方便面?。?!
這可是我的童年味道呀!不過好像只有安徽、江蘇一帶會有。
這款幸運面,可以干吃,也可以泡著吃。我從小都是把它當作干脆面來吃的。而且一定會把面餅和調(diào)味包分開吃,吃完了整塊面餅之后還不忘了拆開調(diào)料包,一點一點倒在手心里用舌頭蘸著吃,周圍有小伙伴們的時候,關(guān)系好的話也會分給她一點,倒在手心里,大家一起埋著頭專心地對著手心舔啊舔,現(xiàn)在想起來還真是好玩。
漸漸地長大了,“幸運方便面”似乎也隨著時間,逐漸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超市里同時上架了一款,幸運蟹黃面。包裝上比記憶里的幸運面華麗很多,卻怎么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
后來我又遇到了雞蛋面。
一塊錢一包,每次晚自習下課之后都會飛速的跑到學校的小賣鋪里,買上一包再迅速的跑回來。
每一款面都有自己的吃法,雞蛋面也不例外。它最經(jīng)典的吃法是先把面餅?zāi)笏?,然后再把調(diào)料包倒進去,抓緊包裝袋開口那一處,拼命的搖。直到搖勻了,打開包裝吃到的才是最美味的雞蛋面。
那時候經(jīng)常會在晚自習的時候蹲在地上吃搖勻后的雞蛋面,同桌幫我望風,一旦老師來了立馬用腳踢我示意我趕快起來,因為同桌的盡心盡責,每次我都會吃的心滿意足的從桌底爬起來,舔舔手指繼續(xù)寫作業(yè)。而作為回報,每次我也會留一半雞蛋面給她,現(xiàn)在回想,真的是太無聊了兩個人。
還有三鮮伊面,不過這款面多是泡著吃。
仍然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喊同學來我家玩,兩個人手忙腳亂的把三鮮伊面拆開往鍋里煮,還特意放了兩個雞蛋進去……
也不知道是口味變了還是小時候面吃太多了,總之我現(xiàn)在是很少吃方便面了。偶爾也會下樓買一包,卻總覺得,沒小時候那么好吃了。
其實,最好吃的東西, 都在回不去的記憶里。

這是一個暴露年齡的問題,我上小學的時候才看見有賣方便面的。那時候的方便面絕對是奢侈品,一般情況是品嘗到不到的。
記得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每年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因為參加運動會,家里會給個二三毛錢,這個在當時雪糕五分錢,冰棍只要二分錢的年代,這絕對是一筆巨款。
就是那次開運動會的間隙,體育場旁邊的小賣店聚滿了孩子。因為這天孩子手里都有幾個零花錢,在那里圍著買零食吃。
只見一個同學拿了一個綠色口袋,里面就是象梳子一樣的方便面餅。他當時是真會吃,把口袋打開,取出調(diào)料包也不過是一小袋。打開調(diào)料包撒在口袋里,然后把塑料袋用手捏碎,使勁的晃一晃。
然后一點一點的往嘴里倒,邊倒邊嚼并發(fā)出咯嘣咯嘣的聲音。給圍在旁邊的小伙伴羨慕的,紛紛上前問價,當時好像是一毛二一袋。我也買了一袋,學他的樣子,就那么干嚼。
感覺入口雖然有些扎嘴,但是特別脆比麻花好吃。尤其是那個調(diào)料,比味素鮮多了。而且咸咸的有點五香面的味道,那個面好像用油炸過。否則不會那么脆,那么香。
一直到現(xiàn)在都有一種方便面情節(jié),隔三差五也要吃上一頓。雖然現(xiàn)在早就不會干吃了,而且方便面的品種也琳瑯滿目。但是我還記得那個方便面的名字叫“龍豐”。后來又開始吃“華豐三鮮伊面”,這個面可以說陪伴了我很長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吃過“龍豐”方便面和“華豐三鮮伊面”的沒有?吃過的基本就是同齡人了!必須是只帶一個調(diào)料包的那種!
我吃過的最早牌子的方便面是“龍豐方便面”和“華豐三鮮伊面”,怎么樣有能猜出我的年齡的么?

只要提起方便面,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特別對于上班一族,方便面吃起來既簡單又快捷,無論在辦公室加班,還是出差坐火車飛機,方便面都是首選。
雖然現(xiàn)在方便面的牌子眾多,但對于80后,一說到最經(jīng)典的方便面,就會想起—北京方便面,小的時候,方便面賣的非常便宜大概是5毛錢,而這個北京方便面卻賣到7毛錢,可想而知,這個方便面在當時有多火。當時身邊小伙伴兒手里有誰要是拿著一袋北京牌方便面,那簡直就是奢侈品。無論是直接掰碎了吃還是煮著吃,對于當時的我們,都是一道美味。

我,82年1月出生,由于年幼家貧沒經(jīng)濟條件,所以說方便面這東西第一次吃大概是80年代末,到底是88年還是89年就記不清了,那時我最記得就是這個鮮黃色包裝的華豐三鮮伊面,而最深刻的就是打開包裝把調(diào)料拿出,然后就把袋口合上再用力捏,把面捏碎后再把調(diào)料撒上直接吃,而這吃法也跟小伙伴們模仿以及曠散,還記得有個阿姨是在外地來我們這邊打工帶孩子出門時看到我們這吃法還問“能生吃嗎?”。估計就是我這吃貨伎倆被商家看中,于是在90年代中期就出現(xiàn)了不少類似方便面的零食出現(xiàn),只不過這些零食的食用方法跟我當初的吃法一樣開袋即食!

吃過的舉手

90后。吃的最早的方便面印象中就是冠生園了,那時候賣5毛錢一袋。。5毛錢對小時候的自己感覺是天價了。小時候如果家人給買零食首選這款方便面。 然后把面捏碎,調(diào)料倒進去拌均勻干吃。?;蛘哒{(diào)料倒進手心吃著面舔著調(diào)料。。當時真是覺得太好吃了。。順便說一下。。當時喝飲料只有健力寶,健力寶算是我8歲以前飲料的代名詞。左手拿著冠生園,右手握著健力寶 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 一轉(zhuǎn)眼20多年過去了。。這種感覺我認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我是80后,吃過最早印象最深的就屬三鮮伊面了。
那時用鐵飯盒泡著吃,那叫一個香,百吃不膩啊。
三鮮伊面只有一個調(diào)料包,不像現(xiàn)在的方便面各種調(diào)料包,又是醬料,又是菜料。
盡管只有一個調(diào)料包,但是依然很好吃,在我印象中,三鮮伊面好像是在國內(nèi)第一款方便面吧?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如今也想吃的方便面就是好勁道方便面。
好像在我七歲左右的時候吃過的方便面,而且只有在我生病時才能吃到的方便面,這款方便面,面如其名,確實勁道,好吃。多年之后去超市特意想買這款方便面卻怎么也找不到了,聽說停產(chǎn)了,可惜了。
第三款就是北京麻辣方便面
上小學一年級時吃的方便面,把面揉碎了,把調(diào)料放進去一頓晃,然后在吃。
那時候覺得這個方便面真的太辣了,無論是煮著吃還是干吃,都覺得特別辣。
長大后,我在外地出差,逛超市時又看見這款方便面,果斷買了十袋,結(jié)果除了咸味竟然吃不出什么辣味了,也許小孩子舌頭嫩,有點辣就覺得特別辣吧。大人皮糙肉厚的,哈哈。
第四款就是康師傅方便面
記得,小時候拔牙導(dǎo)致發(fā)燒,父親給我買了一桶康師傅桶面,一下子覺得病就好了。
面好吃,湯好喝,最重要的是里邊的叉子,我如視珍寶一般,吃飯時也用那個塑料叉吃,后來被老媽給扔了,讓我用勺,筷好好吃飯。叉子被丟掉之后著實讓我傷心了好一陣。
第五款就是辛拉面
這款方便面是親戚來我家串門給帶的,我以為這個面可以像北京麻辣方便面那樣干吃,結(jié)果那個難吃啊,面特別硬,后來家長給我泡了一袋,簡直顛覆了我對方便面的認知,因為這款面和我之前吃過的方便面口感完全不一樣,簡直好吃到爆。
如今方便面品牌越來越多,調(diào)料包也越來越多,按理說應(yīng)該越來越好吃才對,但是為什么就是覺得吃不出兒時的那個味道了呢?

北京好食方便面,80后最難忘的記憶。
80年代的我們小時候經(jīng)濟水平遠沒有現(xiàn)在好,
甚至現(xiàn)在的孩子們無法想象的,我們上學的書包是用碎布頭拼接的,衣服鞋子都是媽媽裁縫的而且只哥哥穿了弟弟妹妹們接著穿。鞋子露腳趾衣服打補丁司空見慣,零食基本上就是切個涼饅頭片灑點鹽肯了吃。
方便面?那絕對是頂級奢侈品!那時候物質(zhì)匱乏,唯一能買到的方便面就是北京的~好食油炸方便面! 家里條件好一點的孩子偶爾會搞來(偷拿或哄騙家長)五毛錢買一袋干嚼著吃,我們一群孩子圍著看,都饞的流口水,趕上人家心情好或者嘴巴甜一點的孩子也能分一小塊嘗嘗,或者是把鹽料包倒一點點出來給我們用手指蘸著吃,那美味至今難忘
現(xiàn)在雖然什么也不缺,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但再也吃不出那個味道和感覺了。
好食~永遠的美味,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答題不易,路過留贊,不勝感激

90年出生,大概幾歲的時候吧,經(jīng)常吃的方便面,就是這種。 八毛錢一袋。為了能吃上這一包方便面,要省幾天早餐錢才買得起i。
那個時候吃方便面不是用開水泡。經(jīng)常喜歡把它揉碎。然后把佐料放在里面。吃干的。吃到最后面的時候啊,很多調(diào)料很咸的味道很重
。吃完了還不忘再舔一下手指。那味道,爽啊!相比現(xiàn)在的康師傅統(tǒng)一方便面怎么吃都沒有那個味道。

華龍面,華豐三鮮伊面,熊毅武方便面,好勁道,南街村北京牌,幸運紅燒牛肉面。

你吃過最早的方便面?費勁了腦汁回到了我最早的記憶點,應(yīng)該是五六歲的時候,吃過一個是華龍面,一個是六丁目。我看很多朋友都提到華龍面,可能它的知名度比較高,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六丁目,小時候吃過比較多的就是它了。
那個時候九幾年,經(jīng)濟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方便面沒有這么多的種類。那個時候我特別愛吃方便面,但是方便面價格并不是很便宜,那就是我的奢侈品,每次生病了感冒發(fā)燒了就會對父母撒嬌說想吃方便面了,很神奇的是一吃方便面真的病就好了,所以我姐姐就一直調(diào)侃我,說是我假裝不舒服,想騙方便面吃的,當時我真的很委屈?,F(xiàn)在想想還是覺得非常有趣。
后來方便面的種類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什么大碗面大碗香,還有一種巧克力味的方便面,5毛錢一袋,特別好吃,慢慢的就發(fā)現(xiàn)以前的華龍和六丁目都不見了,其實說實話,到現(xiàn)在以前的方便面的味道早就不記得了,但是那時候的記憶永遠不會忘記。
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特別愛吃方便面,不止我,好像大部分人都挺喜歡的,它就是有一種很特別的口味,就是讓你忍不住想去吃它。只是現(xiàn)在,感冒了再吃方便面,依然還是感冒。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是一下勾起萬千思緒啊!第一次,…我想想,吃的方便面是佳美牌方便面,散裝。一個紙箱分幾袋裝,每袋10塊,只有粉料包。
那時上小學,印象深刻的是早餐,媽媽煮面荷包蛋,太幸福了。那時候放學都是自己回家,父母上班沒回家,餓了就自己泡面吃,泡的時間不能太長先喝湯再吃面,面半軟半硬有嚼勁,太美好了……干吃也不錯,但是老媽嚇唬說會把腸子扎壞,不敢多吃哈哈。
然后,就有了精包裝的方便面。佳美雞汁面,味道依舊但是份量和價錢就不美美麗麗了。干吃最好吃的方便面,華豐的三鮮伊面,面餅有點點辣味兒!驚喜,驚喜,然后就不可收拾了………上學去故意不吃早飯,老媽就會給我?guī)б淮婧鸵桓鹜饶c。那時離學校比較遠,要經(jīng)過火車道,順著火車鐵軌穿過一個村子才能到學校。路上先吃火腿腸,吃的時候在一頭要一個小口,就會有很濃的火腿香味出來,特別香……唉呀,往事只能回味??!方便面是要課間吃的,和漂亮的女同桌換好吃的(此處省略好多字……)
時間都去哪了,那些單純天真的歲月,無憂無慮的時光,那些到死都不可能忘記的味道遠去了!但是,美好的感覺至今想起來都那么親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我是85后,家在農(nóng)村,小時候家里條件差 ,印象中最好的是小浣熊方便面,還有一款叫小虎隊的,我都沒吃過。
后來堂姐去了縣城讀書,她為了省錢總是買華龍方便面吃,那時候華龍面,天天見的廣告深入人心!
每次她放假都把包裝袋帶回來,那時候我依然吃的很少,對她這種能經(jīng)常吃方便面的人太羨慕了。
上了小學四五年級以后,出現(xiàn)了很多種方便面,六丁目,大碗香,小康家庭,甲一麥,等等。
那時候吃方便面也很好笑,先要將調(diào)料撒上去,然后捏碎了,搖啊搖,連最后的一點渣子都舍不得倒掉。伙伴們之前還要比看誰吃的最慢,對,比誰吃的慢?。?!
那時候我最愛吃的是華龍的甲一麥,5毛錢一袋,金黃色的面餅,干吃香香脆脆的。
卻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甲一麥停產(chǎn)了,華龍方便面也改名了。
后來我還很愛吃一款紅色袋子叫金土地的方便面,里面有嗆嗆的味兒,干吃也很好吃。

說到方便面,作為90后還是有滿滿回憶的。
第一次吃方便面具體時間記不清了,估計那時候也就5.6歲這樣子吧,是我姐姐在外面打工帶回來給家里小孩吃的,具體什么名字的方便面也記不得了,只記得味道鮮,特別好吃,面也很緊致,特別脆?,F(xiàn)在有時候回想起來還特美。
后來再過幾年吧,吃的就是華龍面。
那時候喜歡捏碎了把調(diào)料包放進去一起吃,小時候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吃的是不亦樂乎,想想現(xiàn)在小孩,估計是沒有這種樂趣了。
后來記得這款華龍面出過紅袋子版的,味道也是一個味道,不過好像出的不多,就一陣子就沒有了。
小時候還有一種干脆面,是透明袋子,里面裝的就是碎的面,3毛一袋,5毛兩袋,味道也特鮮,哪時候買的特別火,小朋友每天放學基本上都會去買。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碎面,是不是我們鹽城農(nóng)村特有的。
再后來也吃過不少方便面,但真的都沒小時候哪時候的味道了,哪怕現(xiàn)在那些懷舊的零食出來,但味道真不是哪時候的味道了,這味道和年齡無關(guān)。

小時候覺得最好吃的方便面~

我記得中國剛興起方便面,這種新型食品是在八零年代記得當年我吃過的最早的方便面品牌,有這幾種北京的大紅門廣東的華豐方便面,上湯雞伊面,上海日清的出前一丁,邢臺雞汁方便面,還有后來的甲一麥,那時候的方便面,只有一個調(diào)料粉包,或者最多有一個小油包,唯獨大紅門的麻辣方便面是有一個醬包的,后來就買不到了,到九零年代初,臺灣的康師傅來到大陸,最初的口味是紅燒牛肉面和沙茶牛肉面后來陸續(xù)。后來陸續(xù)上架了各種口味接著沖統(tǒng)一方便面,也進來后期才有現(xiàn)在各個品牌的方便面,比如,河北的華龍河南的白象等等,記得小時候晚上全家泡一大盆一袋甲一麥,分著吃,感覺那時候比現(xiàn)在吃肉還香。

【紙袋包裝的上海肉蓉方便面】上世紀80年代,老劉不到十歲的樣子,上海肉蓉,5毛一包,比康師傅便宜7毛,是兒時美味的回憶,簡直是天下最美的吃食。兒時5毛也要存還久的,老劉的理想就是長大掙了錢,天天吃上海肉蓉方便面。上海肉蓉方便面是上海冠生園生產(chǎn)的,包裝外面是紙,里面為防止受潮,有一層薄薄的塑料紙的那種,而一般的方便面就是塑料袋包裝。中國最早的方便面就應(yīng)該是它,老劉查了資料,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它采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標志著中國方便面生產(chǎn)正式起步。

我吃過的最早的方便面是:華豐三鮮伊面。
現(xiàn)在超市里都被什么康師傅,今麥郎,老壇占滿了柜臺,華豐三鮮伊面總是在不起眼的地方。因為他的包裝不是很高大上,顏色雖然醒目但透著浮躁,價格又便宜,好像地攤貨,高層次人是看不上的。
估計現(xiàn)在去超市找華豐方便面的都得是四十幾歲朝上的。
我的兒時對華豐面的記憶還是90年讀高三。我們那時候大家都沒什么錢,窮學生買一瓶紅果罐頭大家分著吃,吃完后用罐頭瓶泡三鮮面,你一筷子,我一口湯的,那個味道真是人間美味啊。
三鮮伊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簡樸,很清淡,它只有一個小油包和料包,沒有醬包,可是卻很好吃。
除了泡著吃,干吃也特別的好吃。有多少人曾經(jīng)把三鮮伊面干嚼著吃過?嚼著嚼著再把料包倒進去晃晃接著吃?反正這種吃法一直伴隨著我。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炒著吃。豆角,豬肉切絲,先炒出來,面提前泡七分熟,下鍋一起翻炒,冰箱里有啥都可以往鍋里一起扔,火腿腸,雞蛋都可以。還減少了防腐劑的擔憂,色彩漂亮,面條筋道。
各種方便面品牌層出不窮,但記憶中的方便面帶著青春的回憶。直到現(xiàn)在我到超市買方便面也只是認可華豐方便面。
但是最近超市里出現(xiàn)一種華豐面,外包裝厚實了,面餅大了些,但味道還是有些不同。最原始的華豐方便面,希望不會停產(chǎn)。

小時候記憶深刻的泡著或者煮著吃的方便面是三鮮伊面!記得當時偶爾也愛嚼著吃!這個面比較味道不像現(xiàn)在的好多方便面那樣味道比較濃烈,年很容易泡軟,泡好了得及時吃,不然就泡范了!口感沒那么勁道了!
前段時間發(fā)現(xiàn)超市有賣的,一時興起買了幾包,吃下來感覺還是現(xiàn)在賣的比較火的幾個常見的牌子比較好吃點吧!還是老問題,口感沒那么筋道!
另外一個記憶深刻的是小學時候干吃的小浣熊干脆面!至于為何記憶深刻,那是因為當時我們這里做它的經(jīng)銷商把廣告做到學校里去了。下課的時間,老師抱來幾箱給我們每個同學發(fā)一袋!全校的學生每人送一包!可能每個老師送了一箱吧!記憶深刻,當時覺得很好吃,風行了好幾年!

小時候第一次見到的方便面應(yīng)該是綠色包裝的鮮辣面了,90年代的我,那時才4歲,第一次吃它,現(xiàn)在34歲了,依然還有得賣,真是厲害!現(xiàn)在回憶起來我還是覺得鮮辣面的味道鮮美,雖然1塊5毛錢的它就只有一包粉料而已!
隨后的兩年里,慢慢有了中萃面,那時候就覺得中萃很厲害,因為它也生產(chǎn)可口可樂、芬達還有雪碧。那時候中萃還是南京著名企業(yè),最有名的也就是中萃的雪菜面,一份面上面飄著幾條雪菜葉,但是還是覺得很好吃,但是還是倒閉了。
最后康師傅的到來,打破了我們對泡面的態(tài)度,那時泡面也上了電視廣告,簡直讓我們垂涎欲滴,經(jīng)過那么多年的演變,泡面的口味越來越多,包裝也越來越講究,甚至每袋的面餅重量,都是經(jīng)過嚴格控制的。真是小泡面,大學問??!

地址山東菏澤,最早的應(yīng)該是天方方便面
,雙胞胎方便面,華龍方便面,白象方便面。
中間有幾個小品牌都忘記了,身為農(nóng)村人,那個時候能吃上5毛的方便面都是很奢侈的了,干吃的時候把方便面捏碎,把調(diào)料撒里面,別說多美味了。
現(xiàn)在除了白象,其他幾個的都沒見過了,現(xiàn)在市場上康師傅,統(tǒng)一,今麥郎,大今野,比較熱門,白象前幾年都快消失了,這幾年市場上又能見到了。

吃過最早的也是感覺從小到大最好吃的就是幸運方便面了,小時候?qū)W校旁邊有個小店我們80后那時是真的沒有吃過什么零食,第一次吃方便面還是家里來親戚給錢去買的,幾個孩子一起吃那時根本就不像現(xiàn)在還搞點熱水泡泡,袋子撕開就各自分一點,真的是掉到地上的都會撿起來吃,有點把袋子都舔一舔,當時的感覺就是吃了山珍海味一樣,那時的幸運方便面都是干著吃的越吃越香,順便把調(diào)料直接倒在面上面,當時放再多的料都能吃的下去,也不覺得咸,現(xiàn)在方便面真的很少吃即使比以前配料多但再也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很懷戀小時候,幸運方便面見證了一個時代。

第一次吃方便面大概是九一年吧,那時上小學,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叫方便面。我的發(fā)小,他爸不知道從哪里買的,拿到學校,我和他同桌,是捏碎了吃的,當時吃好好吃,又不好意思要。
第二次是九四年了,記得是上海肉榮面,那時的可比現(xiàn)在的肉榮面好吃多了,也是從那才知道方便面是可以煮著吃的,再打一個雞蛋,甭提多美了。在學校下課了,就跑到小賣部去買方便面,也沒有干吃面,就是方便面捏碎了吃,那時咋就感覺好吃呢。
后來上高中了,住?;锸骋膊缓?,就買一箱方便面有華容白象,有一個雪菜的不知道叫啥了,還有統(tǒng)一的。那時一箱的方便面基本上都是散裝的多,不是一袋一袋的。還怕讓老鼠吃了,就鎖到鐵皮柜里,買一個電熱杯煮,一杯也就剛能煮一包,水還不能放多了。
到現(xiàn)在好多牌子都沒有了,基本上都被康師傅給搞沒了,統(tǒng)一曾經(jīng)的輝煌也不再了??祹煾岛孟翊蟛糠值腻X都讓日本人掙了,打著國產(chǎn)的牌子。
希望我們國產(chǎn)的自主品牌能夠興盛,走出自己的路!

最早吃過方便面可能接近四十年前了,有人從香港帶過來的,不知是港香還是日本產(chǎn),品牌四個字,叫什么一丁。

第一次吃方便面應(yīng)該是1997年,6歲,那時候在修滬昆高速,修到我們村,我們那邊屬于其中的一個小分段,那時候看到很多工程車,推土機,挖掘機開進我們村,異常的興奮和好奇,那些修路的工人,很多都是來自安徽和河南。
因為外地人多了,于是在那一年,我們村開了好多小商店,我家也開了,開店后,家里進了各種零食,什么沙琪瑪,小面包,火腿腸,礦泉水當時還有方便面等等,因為那個年代還是比較貧窮,加上年紀小,沒出去過,很多零食都沒見過,更別說吃過,也因為家里開店了,就有機會接觸這些以前沒見過的零食,我最早吃的方便面有兩種,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福滿多方便面,依然記得當年賣的價格,8毛錢一包,兩包料,還記得后來有福滿多的廣告臺詞,加量不加價,只賣8毛。
另外一種是5毛錢一包,只有一包料的,是叫華沖還是朝沖,忘記了,味道遠不如福滿多,那時候吃方便面真的是一種奢侈,覺得方便面有多少,能吃多少,那時候我們有個伙伴,他就經(jīng)常吃方便面,非常的羨慕他,后面才知道,他是因為爸媽喜歡打麻將,沒空給他做飯。當然,那時候也有康師傅方便面,1.5元一包,三包料的,那個是我再怎么哭鬧也吃不到的,都是一些工人會買。剛剛特意百度搜索了一下福滿多,已經(jīng)找不到當年的包裝了。

1998年那時候我10歲,記憶中的方便面是這樣;那是第一次吃,那時候家在農(nóng)村吃的時候感覺很新鮮,特別好吃,從那以后就記住了雞頭,這個標志,雞汁味,很好吃,這絕對是最好吃的方便面,不知道大家8090后的有沒有記憶,現(xiàn)在永遠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還有辣條,一毛錢一大條,小手指那么粗的,還有大大泡泡糖,一毛錢一顆,棒棒糖,山楂片,老冰棒2毛錢一個,很多回憶啊,再過來就是小當家方便面里面有卡水滸傳,三國里面的人物卡,和奧特曼卡,到現(xiàn)在的魔法士,北京雞蛋麻辣面,總之還是雞頭雞汁面那個最好,可惜啊,現(xiàn)在哪都買不到了

提到方便面,就不得不提到一座北方的城市--邢臺!邢臺作為全國優(yōu)質(zhì)小麥基地,要在八十年代就和共和國的方便面產(chǎn)業(yè)結(jié)下不解之緣,從最早的國營邢臺方便面廠到后期的華龍,以及由華龍延伸出的其他品牌。
筆者標準八零后一枚,兒時生長于晉冀魯豫革命老區(qū),第一次接觸方便面就是國營邢臺方便面廠的佳美牌雞汁面!至今,佳美雞汁面那濃郁的雞汁味還深深的陰了在我的腦海里。打開方便面的包裝袋,方形的面餅,紙包裝的調(diào)味包,適合煮著吃,一定要搭配荷包蛋,湯色金黃,散發(fā)著濃郁的雞湯的香味。。。時至今日,想起佳美雞汁面的味道來依舊能刺激我的口水分泌。
后期本地的食品廠也開始生產(chǎn)方便面,有透明塑料袋五連塊裝的,再后期康師傅就出來了,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zhòng)"幸運\"牌的方便面特別適合干吃。
特別期待邢臺佳美雞汁面可以恢復(fù)生產(chǎn),并且做出以前的味道來!

看到別人的回答都是有品牌的方便面 我可能更要一些的時候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糧本 記得小時候跟母親去糧店領(lǐng)糧食 帶著糧本 還有一個白口袋 白口袋是用來裝白面的 糧店的柜臺都是磚頭砌的 掏了幾個洞 洞口有個像漏斗一樣的東西 在稱上稱好的白面 就從柜臺漏斗上面倒下去 漏斗的這一頭就把帶著的白口袋扎好 接下來就是主題了 旁邊有一種用黃色長塑料袋裝的就是方便面 里面一塊塊的擺著 大概有10塊 裝在一起 就在那個黃色的塑料袋里面裝著 據(jù)說很貴 具體什么牌子 不知道了 那時候年幼 記憶很模糊了 什么幸運方便面 少林方便面 北京方便面都是后來的了

仔細想了想,我小時候吃過最早的方便面應(yīng)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北京方便面了。
小時候常吃的自然不是麻辣味,應(yīng)該是那款雞汁味的。
找了半天搜到這么一張圖。麻辣方便面現(xiàn)在倒是還挺常見的,不過即使偶爾興起買回來,基本也就是干吃找找童年了!
到九幾年的時候,我們那邊市面上出了一款“南街村”牌的方便面。已經(jīng)找不到圖了,現(xiàn)在搜索【南街村】除了上面的老北京方便面就還剩下一款拌面了。
和它同期的還有“好勁道”
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個在電視廣告里上躥下跳的面條小人~
要不是今天看見問題來搜圖,我還真沒注意,這個是統(tǒng)一的!
對了,還想起來一款干脆面,小虎隊!
當時為了這些旋風卡,可沒少向父母撒嬌要買。我覺得就是它開了吃零食攢卡的先河~~~

我是標準的80后,小時候吃上一包龍豐三鮮面,可是超級開心的事情呢。只記得那時候的味道特別香,那個面也勁道,不像現(xiàn)在的方便面一煮就軟。
一直很懷念小時候那個味道,可是店里已經(jīng)買不到了,后來上某寶一搜,居然有,果斷買了一箱,不過現(xiàn)在的味道感覺跟小時候還是有區(qū)別。

記得好象叫熊毅武

說起方便面,這貌似有點暴露年齡的話題,不過想想,單是這一個方便面都有滿滿的兒時回憶。
那個時候零食的種類還很少,方便面就是其中一種小朋友們都愛吃的零食。記憶里吃過的最早的方便面當屬北京方便面啦,有兩種味道,麻辣味和雞汁味的,最愛的就是麻辣味的。
先說說常規(guī)吃法。小孩子嘛,肯定最愛的是隔著袋子捏碎了,撒上麻辣粉包,抓著吃。不過我媽媽常常在我上學的清晨,煮上一包面,打上一個荷包蛋,再配上幾片青菜,一起煮好給我吃,既補充了長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zhì),又添加了青菜的膳食均衡,暖暖得吃飽去上學。
不過我還有天馬行空的吃法。小時候家里還沒有暖氣,取暖的設(shè)備就是小煤爐了,冬天外面太冷了,我和姐姐就圍著小煤爐,邊烤火,邊烤方便面。把北京方便面的面餅簡單掰成幾塊,放在小煤爐的鐵板上來烤,幾分鐘夠面餅香味就出來了,面餅顏色也變成淡淡的焦黃色,這個時候趁熱再撒上辣椒粉再烤半分鐘,就迫不及待的拿起面餅往嘴里塞啦!
我自己還發(fā)明了一種干拌醬吃法,把類似老干媽那樣的豆瓣醬舀一勺放進拍碎的面里,拿勺子舀著吃,可香了。
再后來就有多種調(diào)味的小浣熊干脆面了,這個牌子最愛吃的沙嗲味的。慢慢后來就有了康師傅牛肉面,湯特別有味,還有零星幾塊牛肉丁。不過這些年吃過的方便面里最難忘的還是老北京方便面。你記憶里最愛吃的方便面是什么呢?

第一次吃方便面是1985年,那年剛過完年隨父親去甘肅靜寧縣,到平?jīng)鰰r感冒了,得了中耳炎(后來知道是急性腦炎,那是完全康復(fù)后才知道的)。
到靜寧后就住進了靜寧縣人民醫(yī)院。在經(jīng)過十天左右的治療后初步康復(fù)了(感謝那些醫(yī)生,不是他們我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傻子,父親后來告訴我的)。病好了就有了食欲,父親為了我換個口味,就在商店買了當時比較奢侈的上海雞蓉面。病房里沒有暖氣,但是生有取暖的煤爐,父親就用一個大搪瓷缸給我煮了一包方便面。頓時整個病房彌漫著一股方便面的香味,我好像餓了很久似的,也不管燙不燙,滋溜滋溜把一大搪瓷缸的泡面吃了個精光。
我告訴父親下頓還想吃,父親就去又買了好幾包,一直到我出院都是吃的那個上海雞蓉面。
說到這里又想起了我已經(jīng)過世的父親,那一年只有我和父親到了甘肅,我們直到一年后母親和我二姐才來這里團聚,想想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

熊毅武,當年還是奢侈品,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吃,我們沒錢的只能聞味。方便面必須是干吃,不能用水泡,方便面我們有個俗名叫“干吃面”。拿一袋方便面用手直接捏成渣,打開包裝,撕開料包,撒入袋中,搖一搖,捏一撮放入口中,那叫一個美味……。時過境遷,現(xiàn)在已經(jīng)找不到當年奢侈食品的影子了,方便面也淪為貧民食品,甚至垃圾食品

肯定是棗莊的內(nèi)豐方便面。
我爸就是在內(nèi)豐上班,所以過節(jié)福利少不了內(nèi)豐方便面,最喜歡那種雞汁的,干吃超爽。前段時間想回味一下,就在網(wǎng)上買了一箱別的牌子的雞汁面,真的很差勁,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味道了。其實內(nèi)豐以前做的味道真的很好,不是說以前因為第一次吃才有的那種回味的味道,而是真的好吃。
現(xiàn)在內(nèi)豐倒閉了,我爸退休了,真想再吃一次啊。
家有賢妻做好飯,不如內(nèi)豐方便面。

不知道有人吃過福滿多沒,我最早吃的方便面是小時候吃的福滿多,慢慢都是童年的回憶。
那時候吃一包方便面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像現(xiàn)在吃泡面完全是為了節(jié)約時間,填飽肚子。小時候隔壁鄰居家泡一碗泡面,很遠都能聞到香味兒,想吃啊,纏著媽媽要零花錢,也想去買上一包。買回來也并不是煮著吃,而是整個捏碎,然后將佐料也一并倒在里面,使勁搖兩搖讓佐料均勻的粘在面上,然后用手抓著吃,一邊吃一邊舔手指,那時候覺得簡直是人間美味啊,最后連袋子都得舔干凈,渣都不剩。
后來長大了,吃泡面的時間也多了起來,有時候工作忙,沒有太多時間,就圖個方便,確實沒時間煮飯的時候就泡上一包,加點咸菜或者其他配菜,就這樣吃上一頓也是很不錯的。有時候心情不錯就開火煮面,這樣可以多加一點新鮮蔬菜,或者雞蛋火腿,煮出來的泡面會更營養(yǎng)更美味。雖然好吃,但是還是比不上童年時期的“手抓面”美味??!

88年的龍,我記得我小時候有幾種那會兒所謂的網(wǎng)紅面。
第一種,小虎隊干脆面。
那會兒我記得特別小的一包就五毛錢對于那會兒一天只有四毛零花的我算是奢侈品,高端零食,偶爾能吃到,而且里面有酷酷的旋風卡。
第二種,福滿多。
應(yīng)該算是那會兒能煮的面里性價比比較高的面了,很多口味可以選擇。
第三種,華龍面。
那會兒五毛一袋,因為面餅比較大,那會兒比較受歡迎。
第四種,七寶一丁。
我最近一直在頭條安利的一種干吃和煮都可以得面,不過大多數(shù)是用來干吃,主要是它的調(diào)料比較特殊是一種紅色辣椒粉,香香的。
以上當時我接觸的最早的幾種方便面,不過因為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小伙伴們接觸最早的方便面應(yīng)該都不一樣。不過有種面基本都吃過,而且大部分不是為了吃面而吃面的方便面,那就是小當家,當時為了108將差點讓我永遠不吃干脆面,滿滿的回憶?。?!

感謝邀請,首先作為一個標準90后方面可以說是小時候總喜歡買方便面食,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宏發(fā)排骨面。想當年包裝袋上面有一只舉著火炬的公雞..宏發(fā)方便面絕對是泡面中的大哥大了,可也跟當時的物質(zhì)條件的關(guān)系,宏發(fā)排骨面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泡面。無論是干吃還是泡面都是那么的無與倫比。
方便面先捏碎,再把調(diào)味包撒進進袋中,使勁搖然后吃掉,吃的剩下最后一點全倒手里,然后左右手倒來倒去,把多余的調(diào)味粉抖掉,覺得差不多了又全部放進嘴里,據(jù)說這是當年風靡一時的流行吃法。直接加開水泡加點單純的不能再單純的油包味道也絕對不比現(xiàn)在的泡面差 ?,F(xiàn)在想起來真的是傻得可愛,可那時候是真正的快樂。
榮幸分享 謝謝

這個是我見到和吃到的第一款方便面,真好吃,一直懷念這個味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