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皇家無親情,其實這也是他們的不幸。比如在唐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射殺大哥太子建成,三弟齊王元吉后,為了斬草除根,不僅太子和齊王的兒子們悉數(shù)被殺,就連東宮和齊王府所有的女眷也被李世民笑納。

只不過,李世民并沒有難為太子妃鄭氏,只是把這位安頓幽居長樂門,混吃等死。而對于齊王妃楊氏,李世民不僅是寵幸有加,而且兩人還誕下皇子曹王李明。這也就算了,畢竟皇家內(nèi)部也是一片荒淫,不能按百姓的常理去評價。
李世民能夠放過嫂子,獨霸弟媳,這個畫面已經(jīng)叫人有些叫人匪夷所思。但事情并沒有完,霸占弟媳也就算了,更奇葩的是,李世民與楊氏不僅如膠似漆成天黏在一起,而且還把曹王李明過繼給李元吉做干兒子,這個節(jié)奏頗有些很傷李元吉的面子。自己的媳婦叫二哥給睡了,倆人的骨血又給自己送回來做冒牌兒子,照著李元吉的火爆脾氣,估計會被氣得再活回來,與二哥決斗。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李世民要這樣報復(fù)三弟元吉,他們之間有什么深仇大恨?為什么李世民會放過大嫂太子妃?這里面一定有著深層次的歷史淵源,值得后來的人們加以關(guān)注。
太子妃的出身背景叫李世民敬而遠之
李世民的大嫂叫鄭觀音,這位不僅是太子妃,而自己的出身更是非常顯赫。滎陽鄭氏不僅是北朝望族,更是關(guān)隴門閥中的佼佼者。鄭觀音的父親鄭繼伯曾經(jīng)是先朝的都督,也算是一方諸侯。
盡管按照史書記載,鄭觀音“淑韻娉婷,韶姿婉娩”,顯然是不可多得的大美女,這對于貪婪多情的李世民來說一定有著相當大的誘惑。那么為什么李世民能夠?qū)︵嵱^音敬而遠之,這里面有著以下諸方面的因素。

第一,鄭觀音背后站著強大的貴族團體關(guān)隴門閥,就連李世民自己的鐵血團隊大部分都是來自這些名門望族。不難想見,要是因為太子妃而開罪關(guān)隴門閥的顏面,即便是李世民坐上龍椅,也會因為這事朝不保夕。
第二,李世民與鄭觀音有殺子之仇,一直沉浸在喪子之痛的鄭觀音,是不可能與把酒言歡,強顏侍奉,這也是李世民忌憚鄭觀音的原因之一。
第三,鄭觀音自幼深諳佛教,性格文靜仁和。盡管李世民文治武功都很上乘,卻很難博得鄭觀音的青睞。于是李世民對這位大嫂只能是敬若上賓。
齊王妃水性楊花急不可待
當然齊王妃楊圭媚的家境也不錯,前朝觀王楊雄是楊圭媚的叔父,弘農(nóng)楊氏也算是名門望族。只不過,弘農(nóng)楊氏早已式微,單憑后臺來說,齊王妃的背景與太子妃就差的不是一兩個臺階。即便是李世民想對齊王妃有任何念頭,娘家人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再一個,盡管楊氏是齊王正妃,但他們卻沒有子女。也許是李元吉自己有毛病,更大可能是齊王妃夫妻感情并不融洽。所以在玄武門之變后,對于李世民,楊圭媚怎么也是恨不起來。從王妃的位置跌落下來,楊圭媚是不是有意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也在推測之列。這是因為楊圭媚長得十分漂亮,按照史書中的描述“玉貌雪膚,眉目如畫,身材婀娜”,顯而易見是膚白貌美外加大長腿這一類,盡管說不上是水性楊花,但不難推測這是一位見異思遷的女人。
齊王李元吉是三兄弟反目為仇的始作俑者
李世民盡管寵愛齊王妃,卻始終沒有給齊王妃什么名分,這也就算了。更有甚者把李世民與齊王妃的兒子又送還給齊王,這里的報復(fù)心境已經(jīng)是昭然若揭。

厚道一點來說,當年的太子之爭,明面上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對峙,而實際上始作俑者卻是齊王李元吉。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爭中,李元吉不僅是急先鋒,更是陰狠毒辣的狗頭軍師。比如太子建成謀殺李世民,這些活動的策劃都來自元吉之手。更重要的是,李元吉曾收買高祖的后妃們抹黑李世民。結(jié)果就是高祖對李世民開始疏遠,甚至猜忌并打算廢黜李世民。實際上李世民之所以提前發(fā)動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也是為了應(yīng)對即將到來的血風(fēng)腥雨。
因此上可以說,李世民對大哥李建成并沒有多少怨恨,相反,對于三弟李元吉卻是恨之入骨,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李世民敢于對齊王妃下手,而且是毫無愛意。

不過想想也是,寵幸自己的弟媳齊王妃,卻又毫不憐惜這個女人的處境,與齊王妃生下兒子,又過繼給死去的齊王李元吉。這是多么大的報復(fù)行為,對于九泉之下的齊王元吉,這樣的節(jié)奏可謂是死了死了又被打臉。其實,這就是李世民想要結(jié)果,而且非常殘忍。

謝謝題主邀約: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順利除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隨后把弟媳齊王妃楊氏納入后宮。
用今天的世俗觀點看這件事,李世民的做法荒唐至極,有違人倫,讓人大跌眼鏡。

我們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分析,要從特定的時代背景,歷史環(huán)境,當時的民風(fēng)民俗等多方面分析,才能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quán)更換頻繁,社會動蕩。大量胡人涌入中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至隋唐時,儒家思想被胡俗沖擊的支離破碎,社會風(fēng)氣更加開放。

據(jù)專家考證, 李世民祖母,母親均有鮮卑血統(tǒng),而鮮卑族的風(fēng)俗就有父子和兄弟死了,活著的要娶他們的妻子做自己的妻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人口,怕其種族的消失,畢竟當時他們的人口基數(shù)比較小。所以,李世民娶楊氏當時是被人們所認可的。

李世民后宮佳麗三千,娶齊王妃楊氏決非因其花容月貌,更深層的意義離不開政治需求。楊氏乃隋煬帝楊廣之女,雖然隋朝被唐朝取代,當時的門閥制度下,楊氏背后的政治力量不容小覷。李世民靠政變奪取政權(quán),拉攏各方勢力,政治聯(lián)姻無疑是最好的一張牌。

我是墉上閑人,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批評指正。

大家好!我是勵志姐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千古一帝,他開創(chuàng)了大唐盛世,唐朝在他執(zhí)政期間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國力空前強大。
可就算唐太宗再完美,他也還是逃不過“人無完人”這條定律,在他的“賢明圣德”的背后,其中霸占弟媳齊王妃楊氏被世人所詬病。
唐太宗如此寵愛齊王妃楊氏,甚至一度在公孫皇后去世以后想立楊氏為后(后因魏征勸諫才作罷),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 齊王妃確實長相絕美,據(jù)說太宗見到貌美如花的楊氏便移不開步子。據(jù)史書《控鶴監(jiān)秘記》記載:“其從子昌宗,年近弱冠,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其風(fēng)采絕類巢剌王妃”,膚如雪,眉目如畫,齊王妃如同仙女下凡。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就算英明一世的唐太宗當然也不例外。

2. 齊王妃聰慧過人。她最先是李世民弟弟李元吉的妻子,丈夫被李世民殺死之后便委身于李世民,并且深受李世民的寵愛,甚至李世民想要立她為皇后。這說明楊氏是一個非常會邀寵和收攏男人心的女人。俗話說:“伴君如伴虎” 說明待在在皇帝身邊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必須要懂得很多的東西,以及能夠為皇帝分憂,這樣的女人才有可能圣寵不衰,而楊氏就是這樣一個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女人。

3. 就是政治聯(lián)姻。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孫女,楊家家族在隋唐時期是很有名望的,那個時候楊家、柳家、韋家等都是京城之中的大戶人家,是很多人都想巴結(jié)的名門望族。李世民在執(zhí)政初期,為了穩(wěn)固江山社稷,借助楊氏勢力政治聯(lián)姻,也不失為一種政治策略。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愛江山更愛美人,就算是英明一世的唐太宗也無法擺脫肉體凡身的七情六欲,從而在他光輝史冊上抹上不光彩的一筆。

簡單來講。

俗話講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
但是李世民只霸占了弟媳婦楊氏,卻放過了嫂子鄭觀音。為啥呢?
還不是因為不漂亮,玄武門事變的時候鄭觀音都快三十了,肯定不咋美了。
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是真的特別好看。有史料記載說她“玉貌雪膚,眉目如畫”,所以李世民屠兄弟滿門時,見色起意,留下楊氏一命。
楊氏的背景還有點復(fù)雜,大家都知道隋朝皇族姓楊,而這個楊氏就是隋朝皇室后裔??赡芾钍烂窳粝聴钍弦灿悬c拉攏關(guān)隴貴族的意思。
據(jù)說李世民小時候見過楊氏,初見就被美到了,可惜后來嫁給李元吉了。
玄武門之后李世民有機會了,霸占楊氏,也算是彌補一下當初的遺憾。
李世民還是挺喜歡楊氏的,跟她生了個兒子,長孫皇后死后,李世民還想納她為后,不過被魏徽給攔住了。

玄武門事變之后,李世民那弟媳為妃。這是一個史實。
表面上看李世民好色無度,強納弟媳。實是為了籠絡(luò)楊氏豪族。穩(wěn)定自己的統(tǒng)治。
